返回

回到九零,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

首頁
關燈
護眼
字體:
【709】聽著叫人眼前一亮
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
 

-

「他們兩個人在互相謙讓。」一幫助手中,何光佑率先快言快語,幫領導點名學生了,「謝婉瑩,你先說。」

謝婉瑩原以為領導要問宋醫生,作為學生要努力答題,趕緊把腦子裡的知識點迅速精準找出來:

「肝臟的功能在於肝細胞,而肝細胞在肝部分切除後有非常快速的繁殖能力,三個月可以長出半個肝臟來。因此肝臟共可以分為八個部分做獨立的供體。」

嗯嗯,所有人聽她講,發現她越講越流利,有點像複讀機了。

「八部分的劃分標準是採用Couinaud分段法,按照門脈係統順時針方向來標註,具體為Ⅰ段尾狀葉,Ⅱ段左外葉上段,Ⅲ段左外葉下段,Ⅳ段左內葉,Ⅴ段右前葉下段,Ⅵ段右後葉下段,Ⅶ段右後葉上段,Ⅷ段右前葉上段。除了用來指導外科手術也用來指導ct影像學診斷。到了實際操作方麵,不可能做到八段單獨來用,外科醫生經常用的是左半肝Ⅰ-Ⅳ段,左外葉Ⅱ-Ⅲ段和右半肝Ⅴ-Ⅷ段。」

謝婉瑩一口氣答完,毫不費力。

顯然她這台複讀機復讀的是教科書優秀範本,嗓子清亮,咬字精準,宛如課堂上的老師授課。

老師聽她的聲音,耳朵上如沐春風,聽覺上很是享受,叫人流連忘返,巴不得再問下去。於是薛副主任繼續問她:「你再說說看,這個患者是肝硬化患者做肝移植,我們科室也有肝癌患者,他們能不能做肝移植呢?」

這個問題更加切合實際了,謝婉瑩快速思考下,回答老師:「首先需要說明的是,我們亞洲人的肝細胞癌簡稱HCC,大多數是具有肝炎和肝硬化的背景的。從這點上來說,與其等得了肝癌再治療,不如先做好肝炎防治和減慢肝硬化的發展,必須時從肝硬化時期做肝移植更好。」

不錯,答案一下子配合問題切入臨床重點了,不是隻有學者樣的泛泛而談變成空中樓閣,聽著讓老教授都眼前一亮。

她說的對,國內的醫生基本做的手術全是國內的病患,國內的病患當然是具有亞洲特色疾病的病患了。做臨床外科醫生是要從實際出發,從身邊現有的臨床病例去出發去討論問題。儼然,這個女醫學生很有臨床的覺悟感,不是光紙上談兵。

薛副主任回頭看了她一眼,好像要把她樣子記在腦子裡。畢竟她這樣的醫學生較為少見。

「你再說說,什麼情況下肝癌可以做肝移植手術?」

謝婉瑩答:「小肝癌可以做,即腫瘤直徑小於五厘米的肝癌,這種患者做完肝移植五年存活率可以達到百分之七八十。相比傳統的切除手術有一定優勢。因為HCC的話,做肝腫瘤切除得到根治的患者占不到百分之二十。」

「其他患者呢?」

「中晚期肝癌,合併門靜脈癌栓的肝癌患者移植後復發機率太高,大多數活不到一年。國內肝源稀缺,所以,最好按照國際上提出的米蘭標準去執行肝癌的肝移植適應症。」

-->

-

『加入書簽,方便閱讀』
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