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回到九零,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

首頁
關燈
護眼
字體:
【138】她不是魯莽
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
 

-

外科醫生向來是如此辛苦。

謝婉瑩和孩子把摺好的幾十隻小紙鶴放進了塑膠袋裡。

手術室門打開,推劉爸爸出來的有跟進去看手術的嶽文同、以及麻醉醫生和護工。手術醫生冇有出來,可能是知道病人家屬是個七歲的孩子聽不懂,出來解說冇必要,先去休息會兒了。

「爸爸。」走近病床的箏箏,握住躺在病床上爸爸的手。

麻醉藥未過,劉爸爸迷迷糊糊的,好像聽見女兒的聲音,又好像聽不見,努力動了動眼皮。

一行人將劉爸爸的車床推到大電梯門前等電梯,準備前往icu。

冇見到主刀醫生冇法得知病人情況,謝婉瑩低聲問起了班長:「手術情況怎樣?」

嶽文同回答她:「比較嚴重。」

雖然他看不太懂,但是,手術中醫生總會說一些話的,依稀透露出些病人的具體情況。

「堵塞很嚴重,血管也畸形做不了介入的。」嶽文同說,「幸虧冇有去做介入,再慢一點,可能來不及了。」

心外科搭橋手術和心內科介入手術有共同點也有區別,同樣可以治療的是心肌梗塞。所謂心肌梗塞,即給心肌供應血液的心臟表麵大血管堵塞了,血液不流通,心肌缺血壞死,心臟停止跳動,病人死亡。

為此,搭橋手術是見血管堵了另開一條血管或多條血管,維持心臟的血液供應。

介入是在原有血管的基礎上,見在冇全堵的血管裡頭放上支架,與外麵的堵塞隔絕,讓血液通過支架繼續流通。

對比下後會發現,兩者有明顯的不同。在於,如果另建血管,病人需要開胸,醫生直視心臟才能做到,所以搭橋是心外科做的事。

介入手術的話,沿血管裡頭放支架有點兒類似打針把針頭放入血管時的操作,不用開胸,顯而易見心內科醫生可以辦到。

開胸要挨刀子,很多病人不願意。問題是,如果血管全堵了,介入難放支架。再有血管不是全堵但是畸形,像劉爸爸開胸後發現的這種情況,做介入肯定也不行,冇有治療到病因會再發作,必須由外科來糾正。

「楊醫生說了,說送來做外科是正確的。」嶽文同總結手術醫生的話,問起謝婉瑩,「你怎麼判斷出來的?」

當時始終建議送病人去做搭橋的是她,似乎她比幾個臨床醫生的判斷更準確。

謝婉瑩總不能坦白說自己是重生的而且有異能,琢磨了會兒怎麼糊弄班長,看到電梯來了,趕緊說:「可以推進去了。」

感覺她不肯說好像有什麼秘密藏著,嶽文同擰了擰眉,說她:「你真敢說。」

班長的意思謝婉瑩明白,解釋自己的行為動機:「要看和誰說。國協是全國排名第一的醫院。這裡的老師是高度負責任的。老師們知道來這裡看病的病人屬於走投無路,國協的醫生是守護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。因為在國協,我更敢說。老師們比我厲害多了,完全可以判斷出來我是對還是錯。」

-->

-

『加入書簽,方便閱讀』
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